首页 资讯 正文

事关考驾照!三明两地交警最新通告

体育正文 68 0

事关考驾照!三明两地交警最新通告

事关考驾照!三明两地交警最新通告

福建三明监督推动(tuīdòng)林改成果惠及群众 绿了山 活了林(lín) 富了民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纪委监委聚焦林业改革难题,深入(shēnrù)乡镇、林场一线开展监督,推动职能部门厘清职责、优化政策,确保(quèbǎo)林改红利真正惠及人民群众。图为(túwèi)近日,该区纪检监察(jìjiǎnjiānchá)干部在该区陈大国有林场了解有关情况。陈盛雄 摄 在福建,三明之“名”,得于改革。从“分山(fēnshān)到户”、确权发证(fāzhèng)的实践探索到盘活山林的系统创新,三明的林改一直没有停步。 在(zài)福建工作期间,习近平(xíjìnpíng)同志先后11次深入三明调研,为三明改革(gǎigé)发展指引方向、明确路径。1998年,三明市以“分山(fēnshān)到户”之举拉开了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序幕。2021年3月23日,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三明,对林权制度改革情况予以肯定,“三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索很有意义(yìyì)”。 林改要兼顾两头,一头是社会效益,要绿;一头是林农(línnóng)口袋,要利。20多年来(lái),林改充分调动了(le)三明林农的积极性,绿了山、活了林、富了民,解放(jiěfàng)和(hé)发展(fāzhǎn)了林业(línyè)生产力,促进了林业发展、林农增收。为守护好这份改革红利,三明市纪委监委切实扛起监督责任,围绕林业改革发展工作建立监督台账,细化实化监督内容,以监督带动监管、护航发展,压实职能部门主体责任,确保林业改革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细落到位。 “公开透明既是资金监管的一剂良方(liángfāng),又是对干部的一种保护” 6月26日,正值盛夏(shèngxià)时节,三明市将乐县在烈日下暑气蒸腾,依水绕绿而行,绿荫蔽日让热意大减(dàjiǎn)。行至被称为全国(quánguó)“碳票第一村”的常口村,记者见到了村党支部书记邓万富。 编号(biānhào)“0000001”和编号“0000040”,两张拼起来还不到(búdào)A4纸大小的林业碳票,邓万富拿着它们向记者介绍了很久(jiǔ),言语间满是自豪。 “前天,沙县农权交易中心联系我,说有意向方要购买我们村集体的第二张碳票(tànpiào)。”邓万富拿着的编号“0000040”碳票上,标注出了(le)常口村7181亩林地(líndì)5年间的固碳量为21139吨,如果按照15元每(měi)吨的价格,这张碳票每5年能给常口村村集体带来(dàilái)30多万元的收益。 记者了解到(dào),如果这笔交易(jiāoyì)达成,沙县农权交易中心将公示具体交易信息,基层小微(xiǎowēi)权力监督平台也会迅速抓取(zhuāqǔ)相关信息并公开。“三明所有关于林业的交易都要求通过沙县农权交易中心进行,我们(wǒmen)将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平台与其信息打通,意味着全市所有涉林交易在监督平台上都是公开透明的。”三明市纪委监委驻市林业局(línyèjú)纪检监察组组长刘继善说。 群山披绿,百姓(bǎixìng)得利。1997年4月,时任(shírèn)福建省委副(fù)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常口村调研时语重心长地叮嘱:“青山绿水是(shì)无价之宝,山区要画好‘山水画’,做好山水田(tián)文章。”如今,常口村发展培育皮划艇集训、漂流等生态产业,打造林下黄精、铁皮石斛中药材基地,集体年收入从不足3万元提升至目前的235万元。 在这235万元中,有一笔不少的(de)收入来源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。邓万富告诉(gàosù)记者,从造林到成林(chénglín)再到砍伐需要20多年的时间,加上近些年木材价格偏低,砍树的收益平均(píngjūn)下来,每年和补偿资金差不多,“再加上碳票和林下作物收入,不砍树照样能增收致富。” “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(zījīn)三明市每年要(yào)发放2亿多元,资金监管过程中,我们确实发现了一些问题。”刘继善边翻看笔记本边说。 2024年4月,三明市纪委监委依托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平台(píngtái)建设,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(zījīn)发放明细在平台公示。明细一公开,乡镇纪委就收到了一些群众反映(qúnzhòngfǎnyìng):补偿资金为什么还在向已去世村民发放? “我们发现主要原因是村干部没有(méiyǒu)及时掌握动态人口数据(shùjù)。”刘继善介绍,结合该问题,驻市林业局纪检监察组推动(tuīdòng)开展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问题整治工作,依托省乡村(xiāngcūn)振兴(zhènxīng)资金在线监管(jiānguǎn)平台和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平台,对全市补偿对象信息进行交叉比对并实地复核,发现若干人员信息异常数据,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改,相关责任人员也已受到严肃处理。 让权力运行公开透明(tòumíng),把(bǎ)每笔资金都晒在阳光下,保障了村民知情权、参与权和监督权,防范了违纪违法行为。刘继善对此感触很深:“公开透明既是资金监管的一剂良方,又(yòu)是对干部的一种保护。” 针对(zhēnduì)资金发放责任不清、流程不明等问题,驻市(zhùshì)林业局纪检监察组指导全市11个县(市、区)林业部门,重新细化(xìhuà)修订《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金管理(guǎnlǐ)(guǎnlǐ)办法》,具体明确资金发放流程,做好县财政、林业等部门与乡镇、村在资金发放和监管中的责任划分,将民政、派出所等列为配合单位,进一步提高管理办法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。 “简化审批流程既方便了林业经营者(jīngyíngzhě),又压缩了权力寻租空间” 记者见到廖火旺时,他正在和林业工人沟通(gōutōng)他那(nà)2亩多商品林的采伐细节。廖火旺是高唐镇高唐村村民,在他屋后3公里处,有(yǒu)几块属于他个人的杉木林。3天前(tiānqián),他向乡镇林业站申请采伐28立方米左右的蓄积。“拿着林权证,填份申请表,再签个(qiāngè)承诺书就能申请下来了。” 而在三明推广采伐告知承诺制之前(qián),林农需要经过第三方林业设计、伐前查验等繁琐环节,到县里(xiànlǐ)多个(duōgè)部门申请后才能拿到采伐许可证。针对林农普遍反映的林木采伐审批环节多、流程复杂、成本高等急难愁盼问题,三明市(sānmíngshì)纪委监委联合市林业局(línyèjú),聚焦审批堵点、监管难点和惠民痛点,市县协同、同题共答,推动采伐管理创新,提升(tíshēng)便民惠民水平。 “我们每年(měinián)都会做森林资源(sēnlínzīyuán)调查,根据林农的申请材料(cáiliào),在资源系统里就能测算(cèsuàn),不需要林农花钱再做林业(línyè)设计。”三明市林业局(línyèjú)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林业部门创新推出“林农小额采伐告知承诺制”审批模式,对30立方米以下的小额采伐申请,取消提交伐区调查设计材料和繁琐环节,林农到乡镇林业站就能办理采伐许可证,仅(jǐn)需经过3至5日公示,确定林地权属无纠纷后,即可领证采伐,极大方便了林农。 “申请当天我联系了工人。要早点联系,现在采伐(cǎifá)许可证批得很快,联系晚了就耽误(dānwù)采伐了。”廖火旺说,什么时候(shíhòu)采伐,林农自己说了算。 对于林业(línyè)经营大户或国有林场,三明市纪委监委采取“室组地”联动监督,推动林业部门探索集体人工商品林“按面积测算蓄积”审批(shěnpī)改革,将采伐管控从传统的(de)“面积+蓄积”双控模式,优化为“面积单控”模式。这一(zhèyī)做法有效降低了采伐成本,显著减轻了林业经营者(jīngyíngzhě)负担,激发了林业经营活力。 “简化审批流程(liúchéng)既方便了林业经营者,又压缩了权力寻租空间。”刘继善告诉记者,为了确保改革放权不放任,驻市林业局纪检监察组建立“组地”联动工作机制,重点围绕采伐限额把控、伐区(fáqū)监管等(děng)关键环节,推动林业部门强化全流程闭环管理(guǎnlǐ),确保全市总采伐量始终控制在年采伐限额之内,有效守护(shǒuhù)森林资源安全,避免过量消耗。 截至目前,三明(sānmíng)市累计办理小额采伐告知承诺制采伐审批4129份,涉及蓄积5.2万立方米;办理按面积采伐审批1656份,涉及蓄积44万立方米。三明林业采伐“放管服”改革,实现了(le)审批提速、成本下降、监管强化(qiánghuà)、林农受益的多赢局面,做法入选全国(quánguó)“减证(jiǎnzhèng)便民”典型案例。 “驻点监督既能及时掌握(zhǎngwò)经营状况与干部(gànbù)思想动态,又能将压力传导下去” 记者翻看三明市纪委监委林业改革发展监督任务分解表时发现,围绕林改工作全过程(quánguòchéng)、各(gè)环节,市纪委监委按照具体化、可操作的标准(biāozhǔn),将监督工作细化分解,明确了监督对象、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。其中,“国有林场”被提及十余次(shíyúcì)。 三明有13个省属国有林场,点多面广(diǎnduōmiànguǎng),监督如何覆盖(fùgài)?驻点监督——三明市纪委监委用实践探索出了一条务实管用的路径。 刘继善(liújìshàn)每月都要去一个林场待上(shàng)一两天,以驻点调研的方式开展监督,参加林场组织生活会,强化廉洁提醒与警示教育。“国有林场管理(guǎnlǐ)林地的面积大、人员多,又分散在(zài)各个区县,如果只有一两次的走访,林场的干部职工感受不到监督。驻点监督这种‘打深井’的监督方式能很好(hǎo)解决这个(zhègè)问题,住在林场,我们可以广泛跟林场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谈心谈话。驻点监督既能及时掌握经营(jīngyíng)状况与干部思想动态,又能将压力传导下去。”刘继善说。 在三明市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推动下,该市(gāishì)国有林场营造林工程(gōngchéng)、木材产销等所有涉林交易进入产权交易平台(píngtái)公开招标;大宗采购全部纳入政府采购;一线岗位推行购买社会服务……“近些年关于国有林场的信访件逐年(zhúnián)减少。”刘继善说。 位于沙县区的官庄国有林场,是全国十佳林场。在这里,记者看到(kàndào)了国有林场和村集体协同发展的有益探索,这也(yě)得益于驻点监督的“精准(jīngzhǔn)把脉”。 “分山到户(dàohù)”后,林地经营(jīngyíng)碎片化,村集体(jítǐ)投入不足、经营管理粗放,导致村集体森林经营质量不高、林木收益低。驻市林业局纪检监察组在驻点监督过程中了解到相关情况后,推动林业部门研究解决,推广“场村合作”模式,鼓励国有林场发挥资金(zījīn)、管理、人才等优势(yōushì),与村集体合作,通过合资造林、出让经营、委托经营、林地入股等模式,推进集约化、高质量培育森林资源,提高(tígāo)村集体收入。 “因为是新鲜(xīnxiān)事物,一开始,很多(hěnduō)村集体不愿意把林地拿给林场(línchǎng)经营,认为(rènwéi)只有林场得利,村子‘陪跑’。纪检监察干部逐村走访,给村里摆利弊(lìbì)、细算账,下了很大功夫促成合作。”官庄林场负责人张标强告诉记者,由村集体经营的林地亩均蓄积为6至8立方米,场村(chǎngcūn)合作后,国有林场承诺亩均蓄积要达到12立方米以上,每亩能增收3000多元。“我们已和20多个村签约,合作面积14.6万亩,调动了林农(línnóng)造林积极性,同时也破解了国有林场发展壮大的瓶颈。” “落实改革任务既(jì)要职能部门各司其职,又需要纪委监委推动多(duō)部门协同配合” 在三明,很多村民会用红布把林权证和结婚证等重要证件一起包着(bāozhe)放起来。有了(le)林权证这个“红本本”,农民就真正成为山林的主人。 今年3月,自然资源部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在总结梳理地方典型经验的基础(jīchǔ)上,整理汇编形成了《化解林权“一地多证”权属(quánshǔ)重叠等(děng)历史遗留问题典型案例》,以指导地方妥善化解林权“一地多证”权属重叠问题,规范高效做好(zuòhǎo)林权类不动产登记。 三明经验再次被推广。“18个案例(ànlì)中,三明占了2个。”三明市林业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,2005年底,三明就在福建率先完成了明晰(míngxī)产权的(de)主体改革任务,但因权属交叉、证地(zhèngdì)不符等历史原因,一些林地权属还有争议纠纷。 三明市纪委监委建立“查勘定督”联动机制(liándòngjīzhì),纪检监察(jìjiǎnjiānchá)机关会同自然资源、林业(línyè)等部门,推行(tuīxíng)“溯源查档、联合勘界、协商(xiéshāng)议定、纪委监委监督”工作法,形成“部门联动+纪检监察监督”确权模式,集中攻坚历史遗留纠纷,破解权属争议,真正实现“山定权、树定根、人定心”改革目标。 以将乐县(jiānglèxiàn)南口镇大拔村与明溪县夏阳乡瓦溪村的林地(líndì)纠纷为例。1996年(nián)行政勘界后,两村(liǎngcūn)的2900亩(mǔ)山林(shānlín)形成“插花山”,山场林地权属界限不明显(míngxiǎn)。随着林地使用价值逐年提升,两村争议越来越大。为做好林权争议调处,驻市林业局纪检监察组推动有关部门将“调解室”搬到“山林间”,现场督导会商(huìshāng)、集中“会诊”,邀请当地有威望、熟悉山林历史的老村干、老党员、老林农参加,根据林业规划图上标示的山脊、山谷、路、水流等明显地物初步确认权属界线。经多方协商、现场指界、明晰界限后,最终两村签订了《权属争议协调书》,纠纷得以(déyǐ)化解。 “落实改革任务既要职能部门各司其职,又需要纪委监委(jiānwěi)推动多(duō)部门协同配合。”三明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说,“经过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推动,这种涉及多部门跨地区的历史积弊问题(wèntí),解决效果一般都很(hěn)好。” 此前,在林地确权后,林农办理(bànlǐ)林权证前还要(háiyào)花钱进行林权地籍调查。三明市纪委监委督促林业、自然资源部门打通数据(shùjù)壁垒,落实(luòshí)不动产(bùdòngchǎn)登记(dēngjì)与林权综合监管平台有效衔接,共享林权登记数据,全面减免调查费用,推动常态化提供全免费林权地籍调查服务,累计为5000余户林农、林企节约费用约460万元。同时,对林农、林企申请林权类不动产登记要件齐全的,要求在3日内办结。 前不久,国家林草局印发(yìnfā)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支持(zhīchí)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(qū)先行先试的(de)若干措施》,其中包括支持福建等3省份合理调减公益林中集体林比例等4条共性政策。值得注意的是,《措施》还提出6条个性政策,包括支持三明市(sānmíngshì)等3地开展全域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等政策,引领带动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现新突破。 “我们将立足纪检监察(jìjiǎnjiānchá)机关职能职责,持续加大对三明林改工作任务的监督力度,坚持严明纪律规矩、维护改革(gǎigé)(gǎigé)大局,坚决查处干扰改革、破坏改革的人和事,发挥三明实践优势和改革精神,确保(quèbǎo)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。”三明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(fùzétóngzhì)表示。(本报记者 张梓健 自福建三明报道)
事关考驾照!三明两地交警最新通告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